重庆文化

重庆文化

博物馆的世界

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古城重庆,也是一个博物馆世界。

目前,重庆市馆藏文物30万件,现已建成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重庆历史博物馆

三峡博物馆网站链接:http://www.3gmuseum.cn/

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http://www.cqkangzhan.com/

重庆大剧院

重庆已基本建成市、区县、乡镇、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阵地,每万人拥有群众文化设施达到268平方米,免费开放总数达到1095个。

重庆大剧院是重庆市重要的社会文化事业基础设施之一。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集歌剧、戏剧、音乐会演出,文化艺术交流,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社会文化设施,是重庆城市社会文明标志性建筑。其档次和规模仅次于国家大剧院,在全国排名第二,可同时容纳3000余人。

重庆大剧院网站链接:http://www.cqdjy.com.cn/

艺术之都

三千余年的巴渝文化,积淀和孕育了重庆浓郁的艺术氛围与土壤,在文艺、戏剧、小说、诗歌、雕塑、美术以及民间文艺方面,百花齐放,堪称艺术之都。

战国时代,巴人歌曲成为楚国最流行的歌曲。“巴渝舞”舞风刚烈,突出表现了巴人剽悍、勇武的性格特点。李白江上放歌,杜甫登高吟诵……历代文人墨客为重庆文化留下了丰富的财富。抗日战争期间,大批爱国的进步作家、艺术家齐聚山城,文学艺术空前繁荣,以“中国抗战文艺”的独特风貌载入世界近代文艺史册。

重庆的民间文艺也非常繁荣,铜梁龙灯、大足石刻、綦江农民版画、秀山花灯、梁平灯戏、梁平帘画、九龙楹联、三峡竹枝词、川江号子、土家摆手舞、巴南接龙吹打乐等成为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

铜梁龙灯起于隋唐,盛于明清,是集舞蹈、音乐、美术、手工艺品为一体的民间综合艺术。铜梁龙灯以大道具、大动作、大场面来体现大气势,烘托出热烈的喜庆气氛,屡获国际国内大奖。

英雄之城

重庆不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一座英雄之城。早在商周时期巴人就以“骁战”著称。战国时有巴曼子“刎首留城”的典故,宋元时期合川钓鱼城之战,被欧洲史学界称为“上帝折鞭的地方”,扭转了蒙古对欧、亚、非的战争进程。

二战时期,重庆成为盟国远东反法西斯指挥中心,苏、美、英、法等30多个国家在渝设大使馆、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外事机构,云集各国外交官3000多人,遭受日军200余次大轰炸而巍然屹立,被列入“世界反法西斯四大名城”。

传播与媒介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是拥有《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今日重庆》杂志、华龙网等15报4刊12网以及广告、发行、印务、地产、演艺、会展、旅游等20多家经营性公司在内的总资产超过30亿元的大型综合性文化传媒集团。1952年邓小平同志为重庆日报亲笔题写了报头和“发展生产,交流城乡,是城市工作的中心任务”的贺词。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于2007年3月1日开播西部第一家电视国际频道,目前已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41个国家和地区)、东南亚(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及香港地区全频道落地,部分节目在日本落地,境外观众超过50万户,并与北美、欧洲、大洋洲和亚洲地区的35家电视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成为巴渝文化“走出去”和对外交流交往的新阵地、新平台。

华龙网成立于2000年12月,是集数字报、广播、电视、网络、手机、微博、户外LED、杂志等八媒一体的重庆首个全媒体网站,日均影响受众总数达到2000万人次,Alexa全球排名2000位左右,在全国省级新闻网站中排名第四,西部第一,彰显了其“世界小点,重庆大点”的发展理念。

新兴的科教文化

全市科技创新成效显著,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位居全国第13位,西部第2位。在世界上率先绘制完成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取得超声聚焦刀、混合动力汽车、耐热杂交粳稻育种、高清电视机顶盒系统主芯片等重大成果。2012年,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34家,专利产品产值1800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产品836个,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142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4100亿元,重庆科技金融平台投资能力达到60亿元;新增授权发明专利242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国第9位,技术市场交易额居西部第1位。

重庆教育结构实现了多元化。目前,重庆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12万所(其中高等学校67所),教职工38.12万人,在校学生606.71万人(其中研究生4.66万,普通本专科62.36万)。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市、区县、乡镇、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阵地基本建成,国泰艺术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每万人拥有群众文化设施达到268平方米,免费开放总数达到1095个;新创舞台剧7台、影视剧19部,歌剧《钓鱼城》、电视剧《解放大西南》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杂技剧《花木兰》、方言话剧《三峡人家》进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10强;全市数字电视用户达到310万户、双向网覆盖用户达到235万户,实现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电影票房收入5.47亿元,同比增长36.4%,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3.5%;重庆演艺集团获评中国演艺机构十强,民营文化企业数和注册资本双双超过国有文化企业。

体育场地设施加速提档。全市已建成区县体育场38个、体育馆42个、游泳池38个,建成“一场一馆一池”的区县达到20个。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显著增加,新增体育场地面积90万平方米。资助命名全民健身登山步道152条,登山步道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五年前的0.51平方米增加到1.1平方米。

重庆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全市有卫生机构12928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卫生院1405所,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31714人。(包括乡村医生和卫生员)

蓬勃发展的城市形象推介与文化交流

2012年,“世界500强的重庆故事”、“重庆与世界·文化嘉年华”、世界温泉之都挂牌、首届“云博会”、“印象武隆”首演、大足石刻全球巡展等大型活动成功举办。举办各级各类新闻发布会1千余场,全市党委和政府新闻发言人已达246名。重庆日报已开设美国、欧洲、澳洲和印尼四个海外版,重庆电视台国际频道影响力不断提升,华龙网已开通英、法、日等六个语种外语频道。香港《紫荆》杂志和台湾《联合报》在渝新设记者站,境外常驻重庆媒体达8家。新加坡联合早报网重庆频道和香港大公网重庆频道,浏览量突破数百万人次。

重庆川剧、杂技、民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等198个对外文化交流项目1100人赴德国、西班牙等29个国家和地区展演;意大利、英国等21个国家和地区137个项目2299人次来渝进行文化交流。

●诱人的美食之都

重庆,作为闻名海内外的川菜发源地之一,是一个名不虚传的美食之都。重庆火锅更是闻名遐迩的重庆名片,以麻、辣、烫、鲜、脆为特色。重庆已被正式命名为“中国火锅之都”。川菜发源于古代巴国和蜀国,讲究色、香、味、形,尤其在“味”上风格独具,以味形多样、变化精妙、用料广泛、口味醇厚为其主要特色。重庆菜属中国四大菜系(川、粤、京、苏)中的川菜菜系,在中国烹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只鸡可以做一道名菜,谓之泉水鸡;一根鸭肠可以烫成一道名菜,谓之鸭肠王;一张鱼片可以煮成一道靓汤,谓之酸菜鱼。

●多姿的民俗风情

重庆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而且区域内各少数民族仍保留着自己的传统习俗。居住在黔江区等地的土家族,有过年、赶年、唱傩戏、跳摆手舞、跳花灯等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过年是土家族祭祀祖先的日子,摆手舞就是一种由祭祀演变而来的民俗活动。酉阳境内酉水河流域的大溪、酉酬、后溪三镇,至今保存有原生态的摆手舞,位于后溪古镇长潭村的清代摆手堂遗址保存完好。而在酉阳县城的桃花源广场上,当土家摆手舞曲子响起的时候,成百上千在广场上健身的市民会不自觉地跳起摆手舞,其乐融融。秀山的土家族,每年正月初三到十五,自发组成花灯队,提着花灯,走街串寨,敲锣打鼓,拜年纳福。石柱啰儿调《太阳出来喜洋洋》、秀山花灯调《黄杨扁担》广为传唱,酉阳的土家摆手舞正走向全国。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已成为重庆重要的旅游资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