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舆情研究室发布的网络低俗粗鄙语言报告显示,“尼玛”、“?丝”和“逗比”位列前三。
网络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我们的语言生态。语言始终在发展,只是时有不同。如果说过去语言的变化大多由“高大上”人物推动,那么现在语言的变化则更多发轫于网络。网络语言的出现,丰富并且活跃了现有语言体系。
在肯定积极性的同时,也要看到良莠不齐的一面。如果说“点赞”、“蛮拼的”、“正能量”这样的网络语言带来了清新活泼,那么“尼玛”、“?丝”、“逗比”等网络语言则破坏了文字美感,拉低了文化品位,特别是当这些网络语言出现在公共媒体上,实在难以面对孩子。
任何一种流行现象的背后,都对应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心理。网络语言的低俗化和粗鄙化,侵害了汉语言的纯洁性,体现着一种庸俗流行主义。一些人认为,网络是轻松风趣的,是反主流反权威的,而要想在网络上混得风生水起,就要脱去现实的外衣,讲话更大胆直接,甚至出位一点,这是典型的把低俗粗鄙当成个性风趣,是“娱乐至死”,更是“庸俗至死”。
一些网络语言固然格调不雅,但有着庞大的粉丝群,对这些网络语言采取“拿来主义”,能够很好地迎合潮流、吸引眼球。反之,如果不使用这些网络语言,就会“少人关心少人问”,甚至会被视为不解风情、封闭保守,从而错失“粉丝经济”。在投机取巧心理的驱使下,不想创新,不会创新,于是错把出位当出路、错把出轨当出头。
净化网络语言环境,疏是一个方面,对于普通网友来说,也只能采取这个方法。但对于公共媒体来说,则还应该加大堵的力度。无论是报纸电视,还是新媒体,都具有公共媒体特性,使用语言文字都必须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和有关标准、规范,都必须符合社会主流审美标准,公共出版物更不能把低俗粗鄙当成个性风趣,甚至通过低俗粗鄙来吸引点击、谋取利益。
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网络;有什么样的网络,就会推动什么样的社会。既然我们不想活在一个低俗粗鄙的社会,那就应该拒绝网络语言的低俗粗鄙。须知,低俗不是个性,粗鄙不是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