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资料下载> 作者专栏> 正文>
21世纪的建筑教育和青年建筑师
发布时间:2006-10-30 点击数量:
向学习化社会迈进――21世纪的建筑教育和青年建筑师

作者:仲德崑 陈薇

1999年是个非常的年份,人类就要跨入新的千年。展望新的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现端睨。人类将进一步向太空、海洋和地球深部拓展,去探索新的资源和生存空间。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工业经济的文明历程后,本世纪下半叶以来,半导体、计算机、集成电路、个人电脑和全球网络等的发展,标志着人类已进入了信息时代。21世纪将是人类全面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纪。

知识创新的主体是受过教育的人,知识创新及其创造性应用将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国家及民族生存和竞争力的基础,创造性的智慧劳动、创造性的科技服务和社会服务、文化艺术创作等将成为社会劳动的主体和领衔力量,世界将进入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

因此,当着手编写这份报告时,我们明确地知道,我们即将或已经处于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即一个在社会急骤变革条件下教育处于重要地位和具有崇高价值的社会,这个社会的出现,可以理解为一个教育与社会、政治及经济组织密切交织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它清楚地表明了人们可以通过教育创造未来。

未来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为此我们有必要简单地回顾一下过去。描述建筑教育根源和发展过程这样一幅图景有助于我们比较清楚地看到目前建筑教育的各个侧面,并有助于我们对未来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见地。

总体来说,建筑教育的演变是随着经济的进展而进展,随着技术的演进而演进。它植根于建筑学,并随建筑学的发展而前进。同时,建筑教育的成果又为建筑学的拓展作出了贡献。这既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我们的一个认识基点。

1、 建筑教育的简要回顾与当今面临的挑战

1. 1西方建筑教育

西方建筑教育最初具有影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巴黎艺术
学院。15世纪初,文艺复兴浪潮涌进建筑学领域,并形成建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伴随其发展的是,一方面,建筑设计从匠人手中逐渐转到专业建筑师手中;另一方面,建筑教育从艺术私塾发展到巴黎艺术学院。1655年创立于巴黎的皇家绘画与雕刻学院,于1793年更名为国立高等艺术学院(EcoleNationale Superior des Beaux-Arts, 通译为'巴黎艺术学院'),它是世界上第一所拥有完善的建筑系科的学院,它不仅在建筑教育上有广泛影响,而且由于学院总结并传播了文艺复兴以来的建筑艺术成就,对建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应该看到,这时的教育活动本身,倾向于重复过去,倾向于形式化和程式化,所以它在推动建筑学发展的同时,又隐含着一定的自闭性。这种双重性的特征和演进在历史上一直继续着。
18世纪下半叶,产业革命开始以后,机器大工业化生产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建筑教育革命在德国发生了。1919年,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创立包豪学校,其教堂活动将现代建筑艺术以及其它艺术同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社会需求密切结合起来,成为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发祥地。'包豪斯精神'对现代建筑运动的传播和完整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

在后工业革命时期,西方的建筑教育和建筑流派的多元发展密不可分,并形成多元并存的景象。以美国为例,如路易斯·康和费城学派、康奈尔学派和开放社会的建筑、十次小组学派在纽约伦塞莱工学院的影响等,这体现出教育与建筑学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这是一个建筑教育的探索时期,这一时期至今仍在延续。

1.2 中国建筑教育

中国的现代建筑教育,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相对于漫长的中
国历史而言,起步较晚。但自始,中国的建筑教育就一直在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兼容并蓄的道路。

初创时期,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主要来自欧美及日本留学归来的专业人才,在设计教堂继承欧美的各种学派同时,课程设置又较重视工程技术,可以说是技艺结合并重的时期。同时,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和发扬,一直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教育主题。

在持续发展阶段(即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文化革命前),中国的建筑教育曾一度参考苏联学制,同时为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许多院校成立了工业建筑考古组和建筑技术都研组,又创办了城市规划专业,在这个阶段,具有特色的教育与生产实践及科研结合的建筑教育道路初步形成,它大大促进了中国建筑学科多方向的综合发展。

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国的建筑教育将'改革'推向了前沿。这一方面是中国国门打开后相照于世界丰富多元的建筑教育而必然进行的一项举措,同时也是中国建筑学科发展使然。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众多联系和情绪,将中国的建筑教育迅速地纳入了世界范围的多元格局之中。为适应日益发展的建筑业需求,中国设立建筑院系的学校数量由1949年以前的8所发展到目前73所。

1.3 共同面临的挑战

总体上说,现代主义之后的中国和西方建筑教育都处于不断变
革中。这离不开对当今世界的基本认知,对此人们似乎有某种程度的共识,即,从社会角度,世界正走向多元化和动态化;从技术角度,非物质化的要素(如电子)越来越取代过去常规的物质手段的作用。这使得建筑教育至少在两方面有别于过去:

第一, 就建筑教育建立的基础――建筑学而言,由于近50年现
代建筑学的发展,技术与文化、政治与经济、生存与发展等已从多方位、多层次影响着建筑教育,并促使建筑教育自身不断革新与改造。

这里况且不论世界各国的教学体制、教堂内容和教学活动如何
在新形势下进行改革,就目前情形而言,建筑学的不断演进已将建筑教育所面临的众多问题突显出来。如1981年在华沙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UIA,简称国际建协)第14次大会,它以'建筑·人·环境'(Architecture·Man·Environment)为主题, 把人和环境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1985年, 开罗会议探讨'建筑师当前和未来的使命'(Present and Future Mission of Architecture)。1987年,国际建协重视对社会问题的探讨, 推出了'房屋与城市――建设明日之世界'(Shelter and Cities: Building Tomorrow World)的主题。1990年,第17次大会以'文化与技术'(Culture and Technologies)为题。1990年,第17次大会以'文化与技术'9Culture and Technologies)为题。1993年,更将'处于十字路口的建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未来'(Architecture at the Crossroads: Designing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的主题推向了高潮。在接近世纪之末的1996年,巴塞罗纳召开的第19次大会主题为'城市建筑学的今天与未来'(Present and Future: Architecture in Cities).  这些都表明,建筑学的今天与未来已展现出永无止境的探索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以'未来和持续'为特点,给建筑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来的未知与可能。它与传统学院派建筑教育的双重特征是相悖的,甚至也不同于包豪斯时期的教育革命。

第二, 从教育的技术手段来看,科学技术革命使得知识与训练
有了全新的意义,使人类在思想和行为上获得许多全新的内容和方法,并且应视作一次真正具有普遍意义的革命,以电脑为例,它使我们能够接触最广阔的空间和无限小的时间,理解全部范围和各方位的数字和资料。它的强大,在这点上是独一无二的。过去建筑教育的许多知识和技巧可以足不出户地获得。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这种科学技术革命的后果,同上述谈及的那些历史上的变革区分开来,正是从这上意义上说,在一个学习化的社会中,建筑教育除了必须和技术、文化、政治、经济、生存、发展等密切联系外,它正越出历史悠久的传统教育所规定的界限,逐渐在时间上的空间上扩展到它的真正领域――建筑师整个人培养的各个方面,且个性培养在其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 21世纪建筑教育的主旨与策略

面临着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国际
建筑师协会第19次大会通过并发表了《建筑教育宪章》,代表世界建筑界和建筑教育界提出了建筑教育的世界宣言。在这种情势下,我们有理由说,21世纪的教育就是架构一个桥梁,这个桥梁的一端是迅速发展中的建筑学,另一端则是21世纪需要的建筑师。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筑教育担负着培养及提高未来建筑师素质之责任,以便使他们能够在各种文化遗产中为全球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而工作。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筑教育便是通过建筑师的培养为创造人类21世纪的建筑环境服务。

2、1 21世纪建筑教育的主旨

2、1、1 21世纪的建筑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

以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传统建筑教育已不再能够满足新世纪的
要求,代之而起的将是以培养未来建筑师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素质型建筑教育。这种素质型建筑教育,要求培养出来的建筑学人才具备如下四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1) 具备基本的文化素养,具有相关的艺术历史与理论、工艺
技术和人文科学方面的足够知识,以便他们能在未来的工作中体现建筑的人文精神,尊重人类的文化传统、地域传统和创造精神,自觉地将建筑创作植根于人类文化的背景中去。

(2) 具备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专业知识技能。这种专业知识技
能应以建筑设计为主体,并覆盖从城市设计,建筑技术、建筑物理环境到室内设计的一个广泛的知识领域,以便他们能免解决多种要求之间的潜在矛盾,以某种形式来满足社会及个人的环境需求。这种专业知识技能的核心是创造能力,因为建筑师的工作实质上应该是富有创造性的。

(3) 具备健康的身心状态、自觉的竞争意识和良好的合作精
神。

(4) 具备正确的美德观念,树立为本国和世界文化服务的精神
和对其专业活动、社会和环境产生影响的责任感。

对于象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提高建筑学专业人员的素质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提高专业人员队伍的基本素质,才有可能提高这个社会的专业水平,因而才有可能提高建筑环境质量和建筑设计水平。此外,应该提倡发展中国家的建筑专业人员树立为本国人民和本土文化服务的意愿。

2.1.2 21世纪的建筑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

学校期间的教育已不再是建筑教育的全部,21世纪的建筑教育
应该是一种终身教育或持续教育。这种终身教育应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今后若干年内制定教育政策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学习化社会的必然结果。终身教育并不是一个教育体系,而是建立一个体系的全面组织所根据的原则,而这个原则又是贯串在这个体系的每个部分的发展过程中的。

(1) 建立终身教育的思想。因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关键在
于人的素质的提高,而惟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培养完善的人,并且也只有终身教育才能适应建筑学面临的各种严重和复杂的挑战。
(2) 这种终身教育的培养的方法是多样的。那种期望从大学教
育中一劳永逸地获益和在其终生事业中始终依附于某一特定手法的老教条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实验精神、创新体系和各个国家、各个领域发展的开放态度。

从手段上看,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全球化风格技术将建筑教育发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从教育者这方面着手,将更加强调重视甚而、鼓励创新、发展个性、完善人格。以使受教育的人懂得个人的行为具有全球性的后果,并能够承担人类命运的共同职责中秘书的一份责任。

(3) 未来的终身教育的提供不仅是在教育方法上,为了达到更
高的水准,必须建立相应的教育结构。这可能包括大众传媒教育、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宽带双向交互网络向全社会进行的网络教育、建筑院校的大学教育、多样化的职业教育、建筑师的继续教育等。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迎接全球性的挑战,必须发展高等建筑教育,中国又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要办世界最大的教育,必须创新制度,大力发展网络式高等教育,而从国际范畴看,应恰当地建立准则以使得各个国家的教育结构完善,并在国与国之间以一种客观标准互相承认和认可,比如制定相对统一的关于建筑师教育内容的标准和注册建筑师制度等。

2、2 建筑教育的目标

《建筑教育宪章》指出:'我们,建筑师,关心迅速发展的世界中
建筑学的前途,相信凡是与建筑环境的形成、使用、改善、美化及维护相关的一切,均属于建筑师活动的领域'。基于这认识,欠有理由认为,建筑学是一门与社会的许多方面都密切相关的综合性科学,'它主要涉及人文学,社会和自然科学、工艺学和创造艺术'(《建筑教育宪章》)。建筑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具有广泛知识面建筑师,这些建筑师应该能够解决社会多种要求之间的潜在矛盾,以某种形式来满足社会和个体的环境需要。

为了达到这一根本目标,要求世界各种文化中的建筑教育能够培养出适应这种要求人才,他们应该具备如下的知识结构:

2.2.1 社会知识

2.2.2
(1) 具有有关建筑及相关艺术历史与理论、人类行为和价值
观,经济体制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对建筑环境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人文科学方面的足够的知识。

(2) 了解人与建筑、人类行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
论和自理方法,了解环境问题的原理和理论,以及在尊重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建筑师应负有的责任。

(3) 理解艺术和建筑设计的本质和哲学内涵,具有作为影响建
筑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的美学知识。

(4) 了解结构设计、施工以及与建筑设计相关联的工程问题,
懂得对创造符合人类行为和自然规律的有益环境所需的原则、物理系统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2.2.2 建筑设计能力

具有把社会、环境、技术和美学方面的考虑综合在一个紧凑而
统一的建筑整体之中的能力,能够作出适当的建筑设计以满足使用、技术和美学方面的要求。

(1) 能够收集和分析关于人类需要、行为和愿望的信息,以便
为设计任务书的制定和设计过程提供资料。能够有逻辑地研究相关建筑问题,清楚地阐述建设项目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并把自然和人为的场地限制结合进对建设任务书的发展和方案设计之中。
(2) 能够运用基本的建筑原则和理论设计场所的建筑。包括建
筑的室内外空间,要素和组成部分,以适应具有不同社会地位、文化背景和生理能力的人的需要。
(3) 能在设计中对结构体系和环境系统进行评价、选择和综
合。
(4) 能在建筑总体设计和子系统设计中应用设计和人身安全系
统方面的基本原理。
(5) 能在设计过程中利用技术的美学和道德价值取向之间的相
互作用进行建筑评价,并将评价的结论反馈到设计过程中去。

2.2.3 交流能力


应具备交流和表现技巧,以便他们在整个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能
充分地表达和交换信息与观念。

(1) 能够以书面和口头的形式交流建筑观念。
(2) 能够运用关于表达、交流、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原理和计算
机技术,并用之于设计过程、表达和展示设计的各个阶段。

2.2.4 实践

除上述之外,还应经过作为教育过程中的适当的实践环节。根
据不同的情况,这种实践环节不仅应包括必要的专业实践的全过程,还应包括本专业与社会联系的有关环节。

2.3 建筑教育体制

2.3.1 探索各具特色的建筑教育模式

为了达到上述建筑教育的目标,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世
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势和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建筑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和发展,建立相应的建筑教育体制。在适应全球化要求的同时,鼓励各个国家和地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各具特色的建筑教育模式。

2.3.2 建立新型的教育体系

正如前文所述,建筑是一个高度综合的多学科的领域,要求其
从业人员具有融贯的整体认识和综合研究能力。因此,新型的建筑教育体制应体现:

(1) 理工与人文的结合
建筑学具有理工和文科的双重特色,它涉及许多相关的人文科
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和创造艺术。因此,21世纪的建筑教育应更加强调理工与人文学科的融合。
(2)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建筑它既具有技术侧面,又具有艺术侧面。它既是一门高度综
合的科学,又是一门最富表现力的艺术。因此,21世纪的建筑教育必须注重把科学与艺术充分地融为一体。
(3) 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全球化趋势,必然导致建筑教育更加开放,
更加国际化,以反映持续发展的人类文明和知识进展,以适应未来全球经济、科学和文化交流、合作与竞争对于人才的质量、数量和结合的要求。 同时,各民族和各文化又会更加坚持各自的建筑渊源和特征,以体现各自的文化优势和民族尊严。因此,21世纪的建筑教育必须充分实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2.3.3 采用高技术手段

现代通讯、信息技术和交通的发展,便得建筑教育的社会化、
网络化和国际化成为必然。多媒体技术和宽带双向交互网络技术必将成为远程建筑教育的有力手段。

(1) 有必要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建筑教育信息网,以促进各国建筑师生的共同了解,共同提高建筑教育的水平。同时各国应将个人计算机技术以及专门化软件的开发为迫切需要来对待。
(2) 建立一个全面的开放教育体系,有助于使学习者在这个体系中能够纵横移动,并扩大他们可能得到教育信息的选择范围。
(3) 提倡全球范围双边和多边的、地区性或世界性的建筑教育合作、交流和同行访问、交流教师、学生及其教学、研究工作。
(4) 通过远程教育的多种教育媒体,进行多层次的普及型教育,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专业学生,还应包括社会各附层人士,以提高全体国民的建筑素养、鉴赏和评价能力,这是提高建筑环境建设水平和建筑教育水平的一个必要条件。

3、 关于21世纪的青年建筑师

青年建筑师主要是由大学的建筑教育培养,并通过实践锻炼成才的。今天的青年建筑师是促进21世纪建筑学发展的主力军。
在21世纪,青年建筑师应在终身教育、继续教育的前提下更加重视如下重大问题:

3.1 新的文化维度

现在的世界潮流是改革开放、国家发展、地区和大城市相
连而形成网络,世界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初现端倪。这种趋势必然要求人们既具有全球性的视野,又要有对地区文化和历史特征的高度觉悟。因此,21世纪的青年建筑师应该以一种全新的文化维度来观察世界,改造世界,建设世界。

3.2 新的环境意识

在环境问题、能源危机之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种战
略目标。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声明',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随后,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发表了'21世纪行动纲领'(Agenda 21), 更提供了详尽的蓝图。 可持续发展所包含'需要'与'限制'、'进步'与'极限'的内容,予建筑学以一种新的环境意识和认识世界的角度,它是青年建筑师的职业责任核心之一。

3.3 新的技术手段

对环境负更大责任意味着需要尊重一种更为平衡和慎重的生活方式,在家庭、社区、城市等层次都要建立适当的人居条件,就建筑而言,它要求耐久的建筑物、可变和有适应性的使用功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特征等。因此,必须学习和创造更新更好的技术,以适用于更广泛、吏复杂的社会需求。

总而言之,青年建筑师将应以文化价值追求作为一名职业人士的道德规范,以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作为建筑师之素质要求,同时要能够脚踏实地、提高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投身到人居环境与空间的创造之中。

21世纪将是一个全面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纪,21世纪的社会将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这将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选择。中国政府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两个基本国策,标志着中国和世界正在向学习化的社会迈进。翘首未来,我们寄望建立全新的建筑教育策略和制度。通过建筑教育,我们共创美好的未来。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参考书目:
1、 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5
2、 吴良镛,关于建筑学未来的几点思考(上)(下),《建筑学报》1997.2期,1997.3期
3、 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建筑教育宪章》,巴塞罗那,1996.7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6
5、 NAAB (全美建筑学评估委员会),条件与程序,1995年修订版和1998年修订版
6、 路甬祥,知识经济、创新体系与教育改革,《教堂与教材研究》,1998.4期

[1] 曾建国,俞志和,虚拟现实的技术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