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华社】乡村院墙上的非遗手绘

2024.07.31 浏览量:

1(1).jpg

新华社客户端重庆7月31日电(夏汝立 赵序茅 刘彦佐 李春莲)鱼灯、擂茶、常德米粉,常德丝弦、花鼓戏……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施家陂村,村民们的院墙上,一幅幅极富地方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墙绘色彩犹新。绘制这些院墙壁画的年轻人,正顶着近40度的高温,弯腰低头细致地描绘着另一面院墙上图画。

这些手绘非遗元素院墙壁画的年轻人来自重庆大学“文艺轻骑兵”社会实践团,用非遗手绘点缀乡村,是他们在鼎城区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内容之一。

2(1).png

“要么不做,开始做了就要做好,要坚持下去。”结束一幅墙绘上色后,实践团成员赵梓一一边喝水休息,一边向我们讲述起这些壁绘的创作过程。“从画稿起型、颜色填充到轮廓打磨、细节刻画,文化墙历经20多天的设计绘制,其中单创作设计就用了7天时间。因为最近天气热,我们会选择在夜里加班加点地画,一手拿手电筒,一手拿画笔上色。”她说。

实践团的学生们以当地独特的戏曲曲艺文化、粮食生产特色为元素,围绕非遗文化传承、传统特色美食、民生支柱产业等内容,结合当地常德丝弦、花鼓戏以及常德渔鼓等特色非遗,在共计126平方米的墙体上绘制出了大型彩绘画,完成平均高1.6米、总长55.5米的3幅大型墙绘。施家陂村曾经剥落、损毁的墙面也随之焕然一新。

施家陂村村民焦宏基在大学生们绘制院墙壁画期间,每天都会用自家的三轮车接送他们往返于村支部与墙绘地,他也见证着村里院墙的变化。“人要打扮才好看,院墙也要打扮才漂亮,一出门就能看到这么漂亮的墙,还有这里的特色文化,我感到很高兴。”焦宏基说。

3(1).jpg

这个重庆大学“文艺轻骑兵”社会实践团作为重庆大学重点团队已坚持多年在云南、贵州、江西及重庆周边地区开展志愿服务,本次实践团由该校9个学院11个专业共18名师生组成。除了手绘非遗乡村院墙,他们还为施家陂村里的留守儿童带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故事”,向孩子们教授“川剧展示教学”课程,展演川剧《别洞观景》选段,并一对一地给孩子们做了《峨眉山月歌》唱法和身段的展示和指导。

实践期间,重庆大学社会实践团的师生们还在鼎城区开展了暑期支教、于常德市开展了非遗文化交流展演和重庆·常德两地文化艺术交流座谈会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