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名称:化学工程与技术
学科(专业)代码:0817
培养单位名称: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重庆大学药学院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2015年12月30日
重庆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名称: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代码:0817)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
1.博士
本学科专业培养能够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及其他单位的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的、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人文素养的高层次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建设强盛祖国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应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外文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和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了解本学科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动向及国际学术前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较强的理论分析、试验研究方面的能力,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工程技术工作,并能在科学问题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新性工作,取得较系统的研究成果。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学位获得者还应身心健康,具有很强的责任担当意识。
2.硕士
本学科专业培养能够从事化工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人文素养的高层次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建设强盛祖国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应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基本了解本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前沿动态;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试验研究方面的能力,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工程技术工作,并取得较系统的研究成果。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学位获得者还应身心健康,具有很强的责任担当意识。
基本要求:
1.博士学位基本要求
(一)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要求掌握本学科所需的坚实的数理知识和化学知识,系统而深入的化学工程、传递过程、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电化学工程、生物化工、材料化工等专业知识;广博的知识面,一定的学科综合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和相关交叉学科的知识,为学位论文的系统性和创造性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化学、物理学和数学等自然科学是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其中化学基础含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和生物化学等。
2.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传递过程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分离工程、化工系统工程、化工控制工程等;技术基础主要包括化工单元操作原理及设备、过程控制技术等。
3.对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常用的研究方法、实验技能、测试手段、仪器设备、分析软件、计算机模拟等方法与技术的全面掌握是本学科博士生开展高质量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
4.根据研究方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掌握相关交叉学科知识,全面和深入地了解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及前沿研究领域。
5.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运用外语进行文献阅读、论文写作,以及与国际同行学术交流等活动。
(二)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
攻读本学科的博士学位研究生须具有追求真理和献身于科学事业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科学道德。
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同时要掌握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现代实验技能和计算机技术;具有一定的实际生产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及实际工作能力,在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及其他单位的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
2.学术道德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化学工程与技术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博士研究生具有正直诚信、恪守科学道德、献身科学研究的优良品德,在进行科学研究、参与学术活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充分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和知识产权,求真务实,诚实守信,严谨治学,洁身自律,正确对待学术名利,杜绝沽名钓誉、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投机取巧等不正之风,拒绝不当得利,自觉抵制和坚决杜绝任何学术不端行为。
(三)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获取知识能力
不仅要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而且要具有获知学术前沿与动态、学习新专业知识和实验技术、应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能力。
2.学术鉴别能力
熟练利用传统或电子手段获得文献、对文献进行总结,并以批判的眼光评价文献,从中提取出有用的和正确的信息,以指导今后的研究工作,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必备的能力。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对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中的文献、成果、技术、研究过程等的广泛熟悉和批判性评价的能力。所提出的问题应该在一定的条件下成立,且为相关领域的其他研究人员所兴趣,并可通过严密的实验或理论研究得以解决;其所采用的新的实验技能及所获得的新的研究结果将为同行所接受,可作为科学知识的一部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3.科学研究能力
本学科的博士学位研究生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包括:根据化学工程与技术原理,在科学前沿、生产实际和工程应用的合适的层面上提出相关的科学或工程技术问题;开展合适的可重复的实验与计算机模拟,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对照分析,从而发现其中的客观规律,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技术;经同行评审后在本学科领域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或经审核后获得发明专利的授权;在科学家、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或者带领硕士生以及其它化工实验人员开展科研工作;能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如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反应工程、热力学、化工机械、传递过程原理、分离工程、生物化工等知识,用于化工厂的生产设计、技术改造与科技开发。
博士研究生应独立完成自己开始的一项研究,并能将实验结果发表在国际性的、经同行严格评审程序的学术期刊上,或作为主要成员申请并获得中国或国际发明专利的授权。
4.学术创新能力
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即运用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理论和实验方法,在文献调研、科学实验、工程设计等科研与应用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
5.学术交流能力
攻读本学科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应具备熟练地进行学术交流、表达学术思想、展示学术成果的能力。学术交流包括:给同行作学术报告,设计吸引人的富含信息的墙报,撰写用于发表的论文文稿,申请不同层次的科研基金,进行科普宣讲等。在学术交流中,应熟练应用化学工程与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专门知识,具有逻辑性和良好的思辨能力,条理清楚、表达规范。
2.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一)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须掌握坚实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本学科的研究方法、现代实验技能和计算机技术,熟悉化学工程、化工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材料化学工程、制药与精细化工等其中一门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备进行其中一门学科方面的科学研究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学科综合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和相关交叉学科的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为学位论文的创造性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
本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须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掌握坚实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技能和计算机技术,熟悉化学工程、化工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材料化学工程、制药与精细化工等其中一门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备进行其中一门学科方面的科学研究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工业生产部门的教学、科研或生产与管理工作。
2.学术道德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化学工程与技术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硕士研究生具有正直诚信、恪守科学道德、献身科学研究的优良品德。在进行科学研究和参与学术活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充分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和知识产权,求真务实,诚实守信,严谨治学,洁身自律,正确对待学术名利,杜绝沽名钓誉、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投机取巧等不正之风,拒绝不当得利,自觉抵制和坚决杜绝任何学术不端行为。
(三)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通过各种学习方式获取知识的能力是硕士必须具备的。获取新的知识包括检索、阅读、分析、理解各种专著、论文、资料、专利及网络资源等。硕士必须熟悉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中相关的文献资料,掌握其主要进展并进行综合分析,能够判断那些问题已有研究,采用了什么方法,那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有什么争论,从而指导自己的学习和论文工作,获得研究(设计)工作所需的背景知识。学会利用一切可获得的信息资源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2.科学研究能力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硕士必须具有能从研究与开发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够在研制与开发过程中对所需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能提出解决方案,开展合适的可重复的实验,并设计了恰当的对照实验和具有高的质量保证;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解决本领域的学术研究与技术开发中的实际问题。
3.实践能力
硕士研究生应了解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善于发现与学习、掌握新的理论、方法,学习、辨别和应用别人的先进思想和经验,具有在学术研究与技术开发实践中能灵活应用所学到的新知识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术交流能力
攻读本学科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具备良好的学术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应具有进行口头的、书面的和演示性交流的技能。在项目可行性报告、科技论文撰写以及学术交流中能进行条理清楚、内容规范的报告和写作。能对自己的研究计划、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进行科学的陈述和答辩,对他人的工作进行正确的评价和借鉴;具有专利申请、科研项目申请的能力。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
我校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始创于1936年,早在1947年就开始招收研究生,著名化学、化工专家傅鹰、张洪沅、时均等先后在我校任职/任教。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调出我校,直至1998年再次设立应用化学硕士点,开始恢复本学科的研究生招生与培养,2006年设立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2010年设立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历经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下涵盖了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材料化学工程和制药与精细化工七个二级学科,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能源化工、化工过程强化、过程系统工程、过程工艺与设备、催化剂与反应工程、化工新材料、现代电化学与工程、分析检测新方法、精细化工、生物化工新技术、制药工程和资源与环境化工等。本学科在能源化工、电化学工程、化工新材料、化工节能减排技术、资源化工与生物化工和制药工程等领域已形成较为鲜明的特色,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行列,其中能源化工方向已具备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化工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三、学制、学习年限与毕业学分
硕士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2.5-3年。
博士生(硕博连读生取得博士学籍起)学制3年、学习年限3-4年。
直博生学制5年、学习年限4-5年。
学位类别 |
课程学分(必修) |
其它培养环节学分 |
学位论文工作学分 |
毕业学分 |
硕士生 |
≥26(14) |
≥3 |
15 |
≥44 |
博士生 |
≥13(9) |
≥3 |
25 |
≥41 |
直博(硕博连读) |
≥39(23) |
≥3 |
25 |
≥67 |
四、课程及环节设置
表1、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 |
学时 |
学分 |
考核形式 |
开课 学期 |
备注 |
|
必修课 |
公共课 必修课 |
BG0101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The Modern Chinese Marxist |
36 |
2 |
考试 |
1 |
博士必修 |
G0101B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36 |
2 |
考试 |
1 |
硕士必修 |
||
G0101A |
自然辩证法概论/Dialectics of Nature |
18 |
1 |
考试 |
1 |
硕士必修 |
||
BG0401A |
国际学术交流英语/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mmunication |
60 |
3 |
考试 |
2 |
博士必修 |
||
G0401A |
硕士英语/The First Foreign Language—English |
60 |
3 |
考试 |
2 |
硕士必修直博免修 |
||
G0602 |
数理统计/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
40 |
2.5 |
考试 |
1 |
硕士3选1 |
||
G0605 |
最优化方法/Optimization Method |
40 |
2.5 |
考试 |
1 |
|||
G0609 |
数值分析/Numerical Analysis |
40 |
2.5 |
考试 |
2 |
|||
专业必修课 |
S18081701001 |
高等化工热力学 Advanced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
32 |
2 |
考试 |
1 |
||
S18081701002 |
高等化学反应工程 Advanced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
32 |
2 |
考试 |
1 |
|||
化工传递(双语) Chemical Transport Phenomena |
32 |
2 |
考试 |
2 |
||||
B18003 |
Modern Analysis Methods in Chemistry |
32 |
2 |
考查 |
1 |
|||
B18012 |
现代电化学工程(双语) Modern Electrochemical Engineering |
32 |
2 |
考试 |
2 |
|||
S18070304002 |
高等物理化学(双语) Advanced Physical Chmistry |
32 |
2 |
考试 |
1 |
|||
S18232 |
Advanced Organic Synthesis |
32 |
2 |
考试 |
2 |
|||
高等生物化学 Advanced Biochemistry |
32 |
2 |
考试 |
|||||
现代生物制药 ModernBiotechnologicalpharmaceuticals |
32 |
2 |
考试 |
博士 |
||||
S29003 |
高等药理学 Advanced Pharmacology |
32 |
2 |
考试 |
1 |
|||
S29002 |
高等药物化学(双语) Advanced Medicinal Chemistry |
32 |
2 |
考试 |
||||
选修课 |
专业选修课 |
B18000 |
Progress in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
16 |
1 |
考查 |
原则上硕士生博士生共享 |
|
B |
高等无机化学 Advanced Inorganic Chemistry |
32 |
2 |
考试 |
||||
B |
物理有机化学(双语) Modern Physical Organic Chemistry |
48 |
3 |
考试 |
||||
S18081701011 |
分离工程 Separation Engineering |
32 |
2 |
考试 |
||||
S18220 |
化工过程开发与合成 Development and Synthesis of Chemical Process |
32 |
2 |
考试 |
||||
S18225 |
化工过程模拟与仿真 Chemical Process Simulation |
32 |
2 |
考查 |
||||
现代能源化工 Modern energy and chemical industry |
32 |
2 |
考试 |
|||||
S18081701003 |
现代电化学 Modern Electrochemistry |
32 |
2 |
考试 |
硕士 |
|||
表面工程 Surface Engineering |
32 |
2 |
考试 |
|||||
碳一化工导论 C1 Chemical Technology |
32 |
2 |
考试 |
硕士 |
||||
催化原理 Catalysis Principle |
32 |
2 |
考试 |
|||||
Modern Separation and Analysis Techniques |
32 |
2 |
考试 |
|||||
材料化学工程导论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oriented Chemical Engineering |
32 |
2 |
考试 |
|||||
ZS18057 |
现代高分子导论 Introduction to Modern Polymer Science |
16 |
1 |
考试 |
||||
纳米材料导论 Nanomaterials |
32 |
2 |
考试 |
|||||
制药工程导论 Introduction to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
32 |
2 |
考试 |
|||||
B18005 |
分子模拟与应用 Molecular Modelling and Applications |
32 |
2 |
考查 |
||||
S18081703001 |
Bio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
32 |
2 |
考试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Computer Application Skills |
32 |
2 |
考试 |
|||||
绿色化工导论 Introductory Guide to Green Chemical Industry |
32 |
2 |
考查 |
|||||
B |
现代仪器分析 Modern Instrumental Ananlysis |
32 |
2 |
考试 |
||||
化学化工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Data Processing in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
32 |
2 |
考试 |
|||||
G0802 |
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 |
32 |
2 |
考试 |
1 |
|||
化工安全与职业素养 Lab Safety and Scientific Ethics |
16 |
1 |
考试 |
|||||
科学研究交流 Science communication |
16 |
1 |
考查 |
|||||
化学化工专业英语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English |
32 |
2 |
考试 |
硕士 |
||||
G2401 |
科技文献检索及利用/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 Retrieval and Utilization |
16 |
1 |
考试 |
2 |
|||
G0201 |
现代管理概论/Introduction to Modern Management |
16 |
1 |
考试 |
2 |
|||
B |
阅读 |
1 |
考查 |
博士 |
||||
人文素养 |
人文素养课程根据当年开课情况增减,学院不需选入培养方案中,由学校在学生选课平台中统一提供,供学生选修。 |
|||||||
其 它 环 节 |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
1 |
考查 |
硕、博必修 |
||||
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
1 |
≥8次 |
硕博必修,博士作公开报告≥1次 |
|||||
博士综合考试 |
1 |
博士必修,制药免修 |
||||||
硕士中期考核 |
考查 |
硕士必修 |
||||||
三助一辅及创新创业实践 |
1 |
硕士必修 博士选 |
||||||
博士国际学术交流 |
≥1次 |
学院确定 |
||||||
学位 论文 |
博士学位论文 |
25 |
答辩 |
博士必修 |
||||
硕士学位论文 |
15 |
答辩 |
硕士必修 |
|||||
补修 课程 |
化工原理 Principles of Chemical Industry |
0 |
同等学力 、跨一级补修1-3门本 、硕课程 |
|||||
化工热力学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
0 |
|||||||
化学反应工程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
0 |
注:1、学生完成必修课程与必修环节学分后可以选修一至两门其它公共选修课与人文素质课程;
2、新开出课程由学院确定S(硕士)或B(博士)层次,课程编号由学校统一编制。
五、培养指导方式
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博士研究生导师可根据课题需要聘请相关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协助工作,也可吸收学有专长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组成指导小组。导师(组)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订和调整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安排开题、中期考核、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进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博士研究生应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学位论文工作需要及个人的特点适当安排学习若干课程,以拓宽专业基础、掌握开拓性、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方法。鼓励博士研究生跨学科选修专业课程。
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申请答辩之前须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六、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应符合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所提出的相应学科学位论文基本要求,符合重庆大学学位授予相关文件规定。学位论文的撰写格式按照《重庆大学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要求》执行。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并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一)博士学位论文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博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博士学位论文应是一篇系统而完整的学术论文,应在化学工程与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能够表明作者在本学科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1.选题与综述的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应选择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前沿领域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相关学科课题,能体现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论文选题应有充实的科研工作量。
博士论文的综述应介绍该研究方向(课题)的国内外已有工作、最新动态及尚待解决的问题,说明该选题的科学意义。
2.规范性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或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本人的硕士学位论文的成果可在博士学位论文中应用和发展,但不能作为博士阶段的科研成果。从事学位论文研究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5年。
学位论文中的科学论点要选题新颖、概念清楚、论据充分;对所选用的研究方法要有科学依据,理论推导正确,计算结果无误,实验数据真实可靠,分析严谨;对结论应作理论上的阐述,引用他人的材料要引证原著。论文应有创新性成果,要求表达简练、通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逻辑性强、图表规范。
学位论文内容的要求:
(1)综述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学科前沿发展动态,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途径,以及本人做出的贡献。
(2)说明采用的实验方法、试验装置和计算方法,并对整理和处理的数据进行理论分析与讨论。
(3)对所得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看法和建议。
(4)给出所有的公式、计算程序说明、列出必要的原始数据以及所引用的文献资料。
(5)引用别人的成果、观点和数据应明确指出,与别人合作的部分应说明合作者的具体工作。即使在引用他人的著述时给予注明(标注),但也不能较大幅度(或过度)引用他人文献中的文字表述和图表。
3.成果创新性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应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科学价值,应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博士研究生在获得学位前,必须在本学科有一定影响力的,经同行专家评审的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反映学位论文主要内容的学术论文,其中至少有一篇以上的论文以英文发表。
(二)硕士学位论文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培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硕士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硕士学位论文应是一篇系统而完整的学术论文,应在化学工程与技术上做出一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能够表明作者在本学科掌握了坚实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进行化学工程与技术其中一门学科方面的科学研究的能力。
1.规范性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或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
化学工程与技术硕士学位论文的学位论文课题应来源于本学科或交叉学科范围内,选择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问题,或在学术上有一定理论价值的课题。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与一定的创新性。论文要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对涉及的科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够对某方面有独立见解。从事学位论文研究的时间不少于1年。
学位论文内容的要求:
(1)综述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学科前沿发展动态,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途径,以及本人做出的贡献。
(2)说明采用的实验方法、试验装置和计算方法,并对整理和处理的数据进行理论分析与讨论。
(3)对所得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看法和建议。
(4)给出所有的公式、计算程序说明、列出必要的原始数据以及所引用的文献资料。
(5)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应明确指出,与别人合作的部分应说明合作者的具体工作。即使在引用他人的著述时给予注明(标注),但也不能较大幅度(或过度)引用他人文献中的文字表述和图表。
2.质量要求
学位论文中的科学论点要选题新颖、概念清楚、论据充分;对所选用的研究方法要有科学依据,理论推导正确,计算结果无误,实验数据真实可靠,分析严谨;对结论应作理论上的阐述,引用他人的材料要引证原著。论文应有创新性成果,要求表达简练、通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逻辑性强、图表规范。能体现硕士生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优良的学风。
3.成果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获得学位前,必须发表学术论文至少一篇,并鼓励申请发明专利。
七、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
根据《重庆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申请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前,需要满足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如下:
(1)申请硕士学位至少需要发表学术论文1篇;
(2)申请博士学位至少需要发表SCI三区以上论文1篇。
鼓励发表高水平论文。
学位论文的评阅与答辩等要求参照《重庆大学学位授予实施细则》、《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送评管理办法》、《重庆大学研究生涉密学位论文审批及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执行。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培养环节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经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方可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并发给学位证书。
九、文献阅读经典书目及相关重要学术期刊
表2、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研究生文献阅读经典书目和重要期刊目录
序号 |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
作者或出版单位 |
备注(必读或选读) |
1. |
AIChE Journal |
AIChE |
|
2. |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
Wiley |
|
3.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ACS |
|
4. |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
Elsevier |
|
5. |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
Elsevier |
|
6. |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
Elsevier |
|
7. |
Fluid Phase Equilibrium |
Elsevier |
|
8. |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
Elsevier |
|
9. |
Industrial Chemistry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
ACS |
|
10. |
Journal of Catalysis |
Elsevier |
|
11. |
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 |
Elsevier |
|
12. |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
Cambridge |
|
13. |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
中国化工学会 |
|
14. |
化工学报 |
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 |
|
15.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
浙江大学 |
|
16. |
以上期刊/以下专著 |
||
17. |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
Wiley |
|
18. |
Process Dynamics and Control |
Wiley |
|
19. |
Transport for Momentum, Energy and Mass |
Springer |
|
20. |
Unit Operation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
McGraw-Hill |
|
21. |
Principles of Electrochemical Engineering |
||
22. |
Physical Chemistry |
Peter Atkins |
|
23. |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
Sundburg |
|
24. |
Advanced Inorganic Chemistry |
Cotton |
|
25. |
Classics in Total Synthesis |
K.C. Nicolaou |
|
26. |
有机人名反应:机理及应用 |
Jie Jack Li |
|
27. |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原理.方法及应用 |
陈凯先 |
|
28. |
Science |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
|
29. |
Natural Product Reports |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
|
30. |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
Wiley |
学位分委员会主席签字:
单位公章:
日期:2016年0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