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复杂系统建模的逻辑思考及案例研究

2023年4月22日下午14:30,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第145期专题培训“面向复杂系统建模的逻辑思考及案例分析”在腾讯会议APP上顺利举办,共计70余人参与。本次专题培训的过程中,主讲人分享内容充实细致,带领同学们探索管理类研究范式,为同学们介绍复杂系统理论,使同学们收获颇丰。
第145期专题培训,我们邀请到了重庆大学2019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现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后黄星军同学。黄星军同学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篇,其中SSCI/SCIE5篇(包含2篇SCI TOP)、国际会议论文1篇,研究方向为技术采用与扩散、异质行为下的仿真建模及优化,熟练掌握Java、python、matlap等主流程序语言,且擅长ANYLOGIC 仿真建模软件。接下来,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本期培训的主要内容,带领大家较为全面地回顾本次专题培训,感受培训的魅力。
一、学术经历
主讲人简要介绍了自己的教育经历、研究方向及主要科研成果。

二、认知、理论与学术
1.认知、逻辑与创新
从“哲学是逻辑”这一最常用的答案之一出发,主讲人阐释了认知和逻辑之间的关系,并对理论级创新进行了说明。
2.逻辑与范式
科学研究存在两种大范式:
1)以归纳逻辑为认识工具的实验主义哲学,认为只有对自然现象直接观察,应用分析和归纳的逻辑方法,提出假说,并通过科学实验去验证假说,才能发现对宇宙事物的新认识。
——由培根【实验科学的始祖】提出,收录于其著作《新工具》
2)以演绎推理为认识工具的理性主义哲学,认为科学的思考起始于怀疑,检验认识的标准是理性,通过怀疑找到一些绝对确定的初步原理,从而通过正确地逻辑演绎推导出未来的新真理。
——由笛卡尔提出,收录于其著作《方法论》
3.科学研究、学术与创新
1)科学研究五个阶段:描述、解释、预测、控制、评价。
2)何为创新?
研究问题创新:讲研究领域延申到尚未探索的科学研究阶段、新特征;
理论创新:发现了新概念,揭示了新因果性;
工具创新:开发了可以排演/演绎因果性的研究模型/工具;
实践贡献:获得了新见解、新学术观点。

三、研究范式分类及定位
分析了旧范式的使用场景及困境,进一步引出新范式的应用,同时对新范式的困境进行了阐述。

四、复杂系统及Agent-basedmodel(ABM)分析框架
1.还原论、系统工程与复杂性科学
1)还原论:是经典科学方法的内核,讲高层的、复杂的对象分解为较低层的、简单的对象来处理;
2)系统工程:侧重于设计、构建和管理复杂系统;
3)复杂性科学:研究系统的演化、变化和不确定性,以及对于系统行为和结构的探索和发现。
2.复杂性科学的定位
复杂性科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被誉为科学史上“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的又一次革命”。从管理学研究范式维度看,复杂性科学至少包含实证研究、规范类模型研究、优化与仿真两个模块的综合,进而提供更多有用性。
3.复杂系统及ABM模型
他分析了复杂系统及ABM模型框架,进一步结合供应端、需求端案例进行分析。

最后,主讲人分享了自己的工作论文。此次讲座中涉及到了许多研究范式、复杂系统及ABM模型的相关知识,大家可以点击链接观看。
此次线上活动回放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7mwh9oJs-35OMpPg84oXmg
提取码:57wv
如对本次“专题培训”讲座内容有相关疑惑可加入QQ群(群号:1016621906)进行讨论,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将竭力为同学们提供更优质的培训服务。

主办:重庆大学研究生院
重庆大学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
重庆大学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
欢迎关注“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

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
重庆大学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
2023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