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9日上午,学术工坊——《学术写作的“数字化”生存》讲座在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后楼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院长、电影研究所所长、《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主编吴冠平教授主讲,由美视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范蓓教授主持,70余名校内外师生积极参与。
今年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成立四十周年,吴冠平教授指出,《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自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创造一个令思想碰撞产生新知的公共空间。学报除发行纸质刊物外,还将继续同步发行电子刊物,利用电子刊更便捷高效的特点促进学术的交流,推动学术写作的“数字化”生存。
吴冠平教授从三个层面探讨了学术写作的“数字化”。
学术写作“数字化”的第一个层面指高校对师生的学术成果有数量上的要求。虽作者发文章需求多,但纸质刊物版面有限。以《学报》为例,《学报》月均投稿量达100余篇,但每月刊印的学术性论文仅13-15篇,有部分稿件可能在一两年后才能见刊。因此《学报》一并发行电子刊物以拓宽学术论文发行平台。尽管电子刊和纸质刊的用稿流程相同,但由于各评估机构的理解差异导致目前电子刊物在学术届认可度不高,许多作者不愿将学术成果发布在电子刊物上,只能等待纸质刊物的排期。吴冠平教授指出,刊物是为知识生产、思想交流提供一个平台,没有主流与非主流或者高低之分。
学术写作“数字化”的第二个层面指向当前学术研究中的技术主义倾向。数字时代,新兴的视听制作技术层出不穷,目前在学术研究中针对新技术的讨论多集中在新技术的特征、应用和影响,较少关注新技术带来的哲学及美学层面的转变。研究者应当着重考察新技术带来的人文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研究者也应当在学术研究中充分利用大数据工具收集资料,建立数据库和完整的资料体系。
学术写作“数字化”的第三个层面涉及学生在数字时代中如何进行学术写作。吴冠平教授谈到近来收到的投稿与“公号文”类似,这些文章有相对模式化、注重信息搜集、结论较为主观等特点,并非规范的学术写作。对此,吴冠平教授认为,师生需要着重锻炼纯正的学术思考和写作能力;同时也需要思考“公号文”这类⽹络⽂章的可取之处。在数字时代,学⽣们的资料收集能⼒有所提升,但分析资料的能力尚且不足,⽂献综述能力尤其薄弱,存在只“综”不“述”的现象。因此提⾼学生们分析能⼒迫在眉睫。吴冠平教授强调,为了在数字时代不被具有强大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的AI大语言模型取代,高校师生更需要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创造能⼒,将具有⼈类温度的思考融入学术写作中。
讲座最后,现场师生纷纷展开热烈的交流互动,吴冠平教授也表示非常欢迎各位师生向《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投稿。讲座在掌声中圆满结束。期待我校师生能积极投入学术写作,产出高质量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