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于重庆大学获学士学位,2007年于重庆大学获博士学位,同年于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工作;2009年特聘为副教授,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于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和伦斯勒理工大学生物医学成像中心进行访学。现任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IEEE会员,重庆市数字医学学会理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编委;曾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非通用项目)一项,重庆大学十佳优秀青年教师奖,重庆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之星”等荣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信部“绿色制造系统集成”专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发展与民生保障专项等项目10余项,参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教育部仪器类教指委新工科建设项目、教育部光电信息教指委双一流建设项目、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多项教学类项目;以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身份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本(科学出版社),主编研究生教材1本(科学出版社);
l教授课程
本科生专业基础课,《信号与系统》(双语),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
本科生专业课,《模式识别导论》,华为人工智能基座计划共建课程
研究生专业课,《信号检测与分析》,重庆市研究生优质课程
l研究方向
研究团队立足“光电检测与成像”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围绕”人工智能+X”,开展与核科学与核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在如下方面开展了长期的深入研究:
1、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模(能谱CT、荧光CT、双能CT、MRI、病理)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研究;
2、面向特殊环境的智能计算成像技术及装备研究,包括可见光超快数字成像技术、康普顿成像技术、热干扰条件下水下成像技术、高精度双目成像技术等;
3、电离辐射遂行校准技术及装备研究,包括便携式X、γ剂量仪,场所式γ剂量仪,X、γ个人剂量计和中子周围剂量当量(率)仪等仪器的遂行校准技术及其装备研究;
4、水质自动检测/监测技术及装备研究,包括基于紫外-可见光谱法的地表水COD自动检测技术,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等;
●联系方式:
工作地点:重庆大学A区主教1311;
电话:023-65101314;
邮箱:coe-fp@c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