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科协动态> 正文
2023分子云与恒星形成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 2023-10-31 10:41 浏览次数:

2023年10月30日,由北京大学和重庆大学联合主办,重庆天文学会,重庆大学科协承办的2023分子云与恒星形成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大学A区民主湖学术报告厅顺利结束。本次研讨会旨在促进重庆天文科学领域的跨界融合发展。此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新疆天文台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交流。重庆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学静出席了开幕式,会议特邀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为重庆市第一中学校的学生们带来了题为《超感慧海》的高级科普报告。

分子云与恒星形成一直是天文学的关键主题。这一领域涉及的物理、化学过程不仅关系着宇宙的演化,还对我们了解宇宙的结构、恒星的诞生以及生命的起源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射电天文望远镜设备的不断创新,结合多波段观测、数值模拟与实验室测量,分子云与恒星形成研究蓬勃发展。中国的"中国天眼"和上海的"天马射电望远镜"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为天文科学研究贡献了宝贵数据。同时,对于新疆奇台110米射电望远镜的展望也让人充满期待,这标志着中国在射电天文研究将迎来新的高速发展。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银河系巡天、纤维状气体结构、分子云多尺度结构、分子云核与团块、恒星形成区的磁场、天体化学、恒星形成反馈与能量问题、原恒星盘与行星形成、河外星系中的分子气体与恒星形成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


为期4天的学术研讨活动,共有60位青年学者进行了大会报告交流,50位学者向会议提交了学术海报。经专家评审,2023年分子云与恒星形成学术研讨会评选出6个青年学者优秀学术报告奖和6个优秀学术海报奖。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必将推动重庆在天文、深空探索等领域的跨学科合作与发展,为重庆大学天体物理、天体化学和空间科学等学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秋深玉露夜风凉,桂艳枫红菊蕊香。在这丹桂飘香,金风送爽的美好时节,美丽的重庆大学荣幸地迎来了参加的各位专家和嘉宾。

首先,我代表重庆大学,对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由衷的祝贺,并对亲临现场的各位专家、各位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天高地迥,宇宙浩瀚无垠。探索璀璨星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永恒追求。习近平同志曾强调,天文学是培育重大原创发现的前沿科学,也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战略制高点。并多次指示我国积极开展深空探索活动,不断深化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致力增进人类的共同福祉。分子云与恒星形成一直以来都是天文学中的关键主题。其涉及的物理、化学过程不仅关系着宇宙的演化,还对我们了解宇宙的结构、恒星的诞生以及生命的起源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射电天文望远镜设备的不断创新,结合多波段观测、数值模拟与实验室测量,分子云与恒星形成研究蓬勃发展。中国的"中国天眼"和上海的"天马射电望远镜"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为天文科学研究贡献了宝贵数据。同时,对于新疆奇台110米射电望远镜的展望也让人充满期待,这将进一步推动射电天文研究的发展。

今天,来自全国的200多位专家和学者齐聚重庆大学,将围绕分子云与恒星形成主题开展为期四天的学术交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心得体会,共同探索新的问题,技术难点,一同探讨新的问题和技术难题,必将为我校在天体物理、天体化学和空间科学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重庆大学建校于1929年,一直享有长江与嘉陵相汇而生重庆,人文与科技相济而衍重大的美誉。

重大先贤以建设“完备弘深之大学”为愿景,以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帮、振导社会为办学宗旨。

近百年来,历代重大人励精图治,学校稳步发展。20世纪40年代发展成为文理工商法医各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经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成为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后,学校进行了全面的恢复调整和改革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1998年获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原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与重庆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重庆大学。2001年成为“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022年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目标砥砺前行。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理、工、经、管、法、文、史、哲、医、教育、艺术11个学科门类。设7个学部35个学院,以及7所附属医院。教职工5300余人,在校学生50000余人,其中研究生24000余人,本科生260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5300余亩,学校现有A 校区、B 校区、C 校区、虎溪校区和两江校区。

近年来,重庆大学坚持学科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特色发展,健全适应科技高速变革的学科优化布局机制以及适宜产生未来引领学科的体制机制,建立一流的学科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体系,着力构建一流学科生态。同时加强创新体系内涵建设,全面实施基础研究珠峰计划、重大项目成果人才培育计划、重点研究基地构筑计划、军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学校在空间科学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也正在打造空间科学研究的新高地、新平台,希望各位专家给予支持和关心,共同为我国天文、空间科学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最后!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上一条:中国老科协李学勇会长一行来校调研
下一条:大手牵小手,重庆大学二级教授柴宏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