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营活动开展的第三天,营员们分组走入各学院开展科技实践。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建筑科普教育基地与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进行科技实践的营员们都有怎样的心得体会吧!
今天一早,我们来到了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柏龙教授讲述了机器人发展史,李帅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智能网联汽车知识,陈晓红老师介绍了关节运动坐标系等知识,让我对科技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同学们积极提问下,老师针对性的回答又让我能够更深一步了解新能源发展的益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在市场竞争剧烈、产品生命周期短、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产业核心竞争力。今天的科技实践之旅让我感触颇深,我也将借此机会开始思考我应当去努力的方向。
{龚紫嫣 重庆市城口中学 第二组}
怀揣着好奇心,我们走进了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实验室老师分享了他作为一名科学研究者,在看到工人冒着生命危险作业,与由人工智能完成同样工作的不同感受后,我的内心同样波澜起伏。是啊,看到不顾自身安危的工人时,科研工作者又何尝不想用自己所学帮他们一把呢?正是这种为天下人着想的精神促使一代代科研工作者废寝忘食的工作,也正是这种精神成就了今天的中国。
接下来,我们亲自动手操作了机械臂,这是新奇而又难忘的一瞬间。无数人夜以继日的付出,换来了如今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年轻人应该更加努力学习,永担时代重任,使中国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吕乐乐夏邑县高级中学第四组}
在重庆的地势里一路蜿蜒,今天的科技实践之旅,我们的第一站是建工馆。在这里,我了解到重庆大学土木学院的历史。随后我们分为四组,前往不同地点共同探索空调、岩土的奥秘,挖掘寻常事物中潜藏的“黑科技”;通过虚拟仿真系统“走入”空调内部;在岩土实验室亲自尝试配置“透明土”,观察土体内部的变形。
在岩石实验室中,帅气的研究生大哥哥带我们亲自动手做实验,在黑暗中用激光点亮土体内部;探索空调奥秘时,我们又进行了刺激的抢答活动,虽然“败退”但仍然成就感满满。
午休之后,我们一行人再次前往建工馆,聆听大师们的报告。从地震灾害到山体滑坡,从海中建风车,获得风之能源,到修建各式桥梁,跨越山海。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在这个盛夏,我们相聚重大!
{薛博文 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 第四组}
下午,天空放晴,碧绿如洗。我们前往重庆大学建筑科普教育基地了解专业知识,收获颇丰。其中,刘立平教授对地震的解说让我记忆犹新:地震分为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速度快,但破坏性较弱;横波速度慢,但破坏性较强;面波主要在地表传播,破坏性最大。预防地震也有许多方法,这些方法使得科研人员能在地震发生时迅速检测到信号,并通知群众尽快撤离。
岁月匆匆,重回首,去时年,揽尽风雨苦亦甜。正是因为科学家的全身心投入,我国才能不断取得重大科技突破。如今,我们青少年身为新生力量,应当砥砺前行,在属于我们的时代绽放光彩。
摄影:唐文茜 朱培阳